2024年尤溪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一、 綜合
初步核算,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257.88億元,同比增長5.6%。其中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59.95億元,增長3.7%;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77.34億元,增長4.6%;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120.59億元,增長7.4%。第一產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為23.2%,第二產業增加值比重為30.0%,第三產業增加值比重為46.8%。全年人均地區生產總值77676元,比上年增長6.8%。
全年新登記經營主體4443戶,日均(按工作日計算)新登記企業4.3戶,年末實有經營主體44108戶。
二、農業
全縣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98.10億元,比上年增長3.6%。其中農業實現產值56.19億元,增長3.8%;林業實現產值24.59億元,增長5.5%;牧業實現產值13.33億元,下降0.2%;漁業實現產值2.42億元,增長1.9%;農林牧漁服務業實現產值1.57億元,增長4.0%。
全縣糧食播種面積33.81萬畝,比上年增長0.01%,產量13.85萬噸,比上年增長0.77%。全縣蔬菜種植面積14.32萬畝、產量26.27萬噸,分別增長2.46%和3.97%。茶葉產量1.68萬噸,增長4.82%;水果產量13.78萬噸,增長5.87%;食用菌產量6.30萬噸,增長6.22%;中草藥材播種面積0.67萬畝,增長5.81%。全縣毛竹采伐量2210萬根,增長10.22%;木材產量48.84萬立方米,增長1.13%。全縣生豬出欄35.29萬頭,下降2.73%。全縣水產品產量1.05萬噸,增長1.81%。
三、工業和建筑業
全縣共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52家,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5%;產銷率95.48%,比上年回落0.57個百分點;全社會工業用電量15.21億千瓦時,比上年增長13.0%。
全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全年實現營業收入237.4億元,比上年增長2.2%;實現利潤總額2.1億元,比上年下降14.6%;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每百元營業收入中的成本為 93.85元,比上年減少0.25元;營業收入利潤率為0.88%,下降0.15個百分點;年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資產負債率為67.7%,比上年末提高 0.5個百分點。
全年全社會建筑業實現增加值19.23億元,比上年增長6.8%。全縣具有資質等級建筑業企業65家,全年實現建筑業總產值39.18億元,同比增長8.09%。房屋建筑施工面積149.57萬平方米,下降4.34%,其中新開工面積84.01萬平方米,下降19.77%。
四、固定資產投資
全縣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比上年增長10.7%,其中項目投資增長32.2%,房地產開發投資下降30.8%。全縣房地產開發投資14.84億元,比上年下降30.82%。其中住宅投資9.01億元,下降41.68%;商業營業用房投資2.57億元,增長133.64%。全縣商品房屋銷售面積14.64萬平方米,增長1.3%,商品房屋銷售金額9.52億元,下降13.41%;全縣商品房屋施工面積88.17萬平方米,下降28.43%,其中本年新開工面積7.98萬平方米,下降50.22%。
五、內外貿易
全縣共有限上貿易單位195家,其中批發企業76家、零售企業58家、住宿企業7家、餐飲企業27家;限上餐飲個體11戶;限上批發零售個體16戶。全縣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81.2億元,比上年增長4.1%。從批零住餐四大行業來看,批發業實現銷售額72.3億元,增長7.4%;零售業實現銷售額72.0億元,增長6.5%;住宿業實現營業額5.1億元,增長9.7%;餐飲業實現營業額12.6億元,增長12.6%。
2024年新設立外商投資企業4家,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86萬美元。
六、財政金融
全縣公共財政總收入13.5億元,比上年增長0.78%。其中:上劃中央收入完成4.0億元,下降0.83%;地方公共財政收入9.6億元,增長1.46%,稅性比55.81%,比上年下降2.91個百分點。其中:稅收收入完成5.3億元,下降3.56%;非稅收入完成4.2億元,增長8.60%。全縣政府性基金收入完成3.0億元,增長43.33%。全縣財政公共預算支出38.2億元,增長5.21%。政府性基金預算支出16.3億元,增長78.8%。
全縣年末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存款余額273.42億元,同比增長7.0%,其中人民幣住戶存款余額232.08億元,增長11.6%;本外幣各項貸款余額217.65億元,同比增長10.4%。
七、交通
全縣實現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增加值4.47億元,同比下降2.8%。全縣共有一條快速鐵路(向莆鐵路,總里程達64.63公里)、三條高速公路176.7公里(福銀高速62.08公里、沙廈高速59.79公里、莆炎高速54.82公里,開放7個互通口、2個服務區簡易開口);國省干線公路規劃總里程380公里(G316、G235、G534、S215、S308,其中達到二級公路標準205公里);農村公路庫內里程2787.634公里(其中縣道297.819公里、鄉道1033.619公里、村道1456.196公里),全縣各類公路總里程3344.334公里。
全縣共有客運車輛79輛、總座位數1895座,共有客運市際線路7條、縣際線路4條、縣內線路49條,全年完成客運量70萬人次、客運周轉量3591萬人公里,分別下降11.6%和16.7%;全縣共有貨運車輛1753輛、總噸位數28395噸,全年完成貨運量938萬噸、貨運周轉量84007萬噸公里,分別增長6.4%和8.1%。完成公路客貨換算周轉量84781萬噸公里,增長8.0%。
八、教育和科學技術
全縣成人高等教育招生319人,在校生1754人,畢業生415人。各類中等職業教育招生673人,在校生2090人,畢業生687人。普通高中招生2678人,在校生6779人,畢業生1869人。普通初中招生4967人,在校生13252人,畢業生4051人。普通小學招生4404人,在校生31578人,畢業生5672人。特殊教育在校生(不含附設班)101人。幼兒園在園幼兒9749人。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100%;2024年公辦高中擴大招生,比上學年多招724人;初中畢業生普高升學率66.11%;幼兒入園率99.82 %。全縣普通高考歷史組報名人數538人、物理組報名人數1165人。2024年基礎教育出口(高考)持續保持高位發展,全市文理科狀元花落尤溪,清華北大錄取2人,985、211、雙一流上線率位列全市第三,本科上線率位列全市第二。
全縣年內通過認定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6家、科技型中小企業17家;通過認定的省、市、縣級科技特派員共67人,其中省級26人、市級13人、縣級28人;新創建科技特派員團隊8個。全縣專利授權總量為299件,其中發明專利 19件、實用新型227 件、外觀設計53件;全縣有效發明專利108 件;每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3.183件。
九、文化旅游、體育和衛生
年末全縣文化系統共有公共圖書館1個,文化館1個,博物館1個。有各級文物保護單位97處124個點,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5處33個點,縣(市)級文物保護單位81處91個點。市級以上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35個,其中省級7個;市級以上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18人,其中省級2人。共有影院2個,銀幕7塊,年度電影票房137.9萬元。共有廣播電視臺1座,有線廣播電視傳輸干線0.15萬公里,有線電視實際用戶11.23萬戶,廣播節目綜合覆蓋率為100%;電視節目綜合覆蓋率為100%,放映公益電影3015場。全年接待旅游人數726.44萬人次,比增9.5%,國內游客旅游花費59.82億元,比增11.8%。擁有尤溪聯合梯田(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1個世界級品牌、5個國家4A級景區和40多個國家級旅游品牌。
全年累計開展縣級全民健身活動50余次,參與健身活動人數6.8萬人次。運動員參加國際、國家以及省、市級體育賽事,共獲金牌14枚、銀牌25枚,銅牌19枚。全年銷售體育彩票0.36億元。
全縣共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365家,其中二甲綜合醫院、三乙中醫醫院、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婦幼保健院各1家,民營醫院6家,鄉鎮衛生院15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8家,門診部4家,診所、醫務室、衛生所(室)328家。全縣共有醫護技術人員2220名,其中執業(助理)醫師988名、注冊護士1214名;共有鄉村醫生220名。共有醫療機構床位1856張,其中公立醫院980張、民營醫院443張、基層醫療機構433張。全年醫療機構總診療272.76萬人次,其中公立縣級醫院69.41萬人次、基層醫療衛生機構197.41萬人次(其中衛生院66.87萬人次,村所86.54萬人次);醫療機構總入院4.96萬人次,其中縣級醫院3.95萬人次、基層醫療衛生機構1.01萬人次??h級醫院出院者平均住院日7.7天。
十、人口、人民生活
年末全縣戶籍人口438686人,比上年下降5.23‰,其中男性人口238552人,女性人口200134人,分別占總人口的54.4%和45.6%。全年出生人口3267人,出生率7.43‰;死亡人口2464人,死亡率5.60‰;人口自然增長率1.83‰。按人口年齡段分:0—17歲90752人,占總人口的20.7%;18—59歲254964人,占總人口的58.1%;60歲及以上92970人,占總人口的21.2%。
年末全縣常住人口33.1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18.0萬人,占總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鎮化率)54.38%;比上年末提高1.84個百分點。全年常住人口出生率7.83‰,死亡率8.43‰,自然增長率-0.60‰。
全縣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969.38元,同比增長6.5%;全體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24483.80元,同比增長7.3%。其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6796.45元,同比增長4.9%;城鎮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32652.50元,同比增長6.8%。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736.69元,同比增長7.9%;農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19486.22元,同比增長7.4%。
十一、社會保障、社會福利
年末全縣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參保人數40926人,比上年增加1008人,其中在職40926人,離退休人員9342人。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參保人數8998人,比上年減少132人,其中在職8998人,離退休6361人。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參保人數223699人,比上年減少601人。失業保險參保人數25586人,比上年增加681人。領取失業保險金人數878人,比上年增加262人。
全年城鎮新增就業人數1588人,舉辦線上線下各類招聘會50場,助力六融、閩德等縣規上重點企業招工3548人。失業人員再就業429人,就業困難人員再就業179人;提供見習崗位212個,落實就業見習高校畢業生21人,推動實現尤籍畢業生就業582人。發放創業擔保貸款263萬元,獲工作獎補經費26.49萬元。
全年銷售社會福利彩票3511.96萬元,籌集福利彩票公益金1053.58萬元。全縣納入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的居民283人,比上年末減少7人;納入農村最低生活保障的居民7531人,增加8人;城鄉特困人員983人,增加37人。年末全縣各類養老服務床位數增至3176張,每千名老人擁有養老床位35.89張。
十二、環境、安全生產
全年城區空氣質量達標天數比例為99.2%,空氣質量綜合指數為1.87,全省58個縣級城市綜合排名位列第19,同比上升3個位次;全縣飲用水水源地Ⅲ類水質達標率為100%,水質類別均值為Ⅱ類,全縣11個小流域斷面Ⅱ類水質斷面11個。全縣環境質量保持較好水平,各項指標均符合各功能區劃要求,公眾對區域環境評價良好。
全縣發生各類安全生產事故5起,死亡3人、受傷5人,與上年比起數下降11.1%,死亡人數和受傷人數持平,無發生較大及以上生產安全事故。億元GDP( 億)生產安全事故死亡人數為0.012人,工礦商貿就業人員十萬人生產安全事故死亡人數0.9人。
注:1、本公報所列數據為初步統計數。
2、地區生產總值(GDP)、各產業增加值絕對數按現行價格計算,增長速度按可比價格計算。
3、部分數據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總項與分項合計不等情況不做機械調整。
4、根據我國國民經濟核算制度和第五次全國經濟普查結果,2023年尤溪地區生產總值修訂為245.85億元,人均GDP修訂為73280元。
掃一掃在手機上查看當前頁面


閩公網安備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