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尤溪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日期:2016-02-29 16:58 來源:本網
| | | |

2015年尤溪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尤 溪 縣 統 計 局

國家統計局尤溪調查隊

2016228日)

2015年,縣委、縣政府正確研判經濟形勢,領導全縣人民融入經濟發展新常態,牢牢把握穩中求進總基調,以深化改革為動力,以轉型創新為目標,聚力攻堅,乘勢奮進,全縣經濟發展呈現緩中趨穩、穩中有進的良好態勢,各項社會事業取得新進步,“十二五”規劃圓滿收官。

一、綜合

經初步核算,全年實現生產總值(GDP188.09億元,同比增長9.0%。其中: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47.51億元,增長3.1%;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81.68億元,增長8.5%;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58.89億元,增長15.0%。按常住人口計算,人均GDP5.3萬元。

一、二、三次產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7.8%、47.4%44.8%,分別拉動GDP增長0.7、4.34.0個百分點。全縣三次產業比重由上年的26.445.028.6調整為25.343.431.3,一產和二產分別下降1.11.6個百分點,三產提高2.7個百分點。

年末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比上年上漲1.4%,其中消費品價格上漲1.3%,服務項目價格上漲1.6%。從調查的八大類商品看,呈“一降七升”格局,交通和通信下降1.5%;食品、煙酒及用品、衣著、家庭設備用品及維修服務、醫療保健和個人用品、娛樂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務、居住分別上漲3.0%、0.7%、2.7%、0.9%、1.7%、1.1%、0.1%。

全年組織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5103人,城鎮新增就業2638人,城鎮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1239人,就業困難人員再就業352人,城鎮登記失業率為2.24%。

二、農林牧漁業

全年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76.20億元,同比增長3.2%。其中:農業產值46.33億元,增長5.0%;林業產值18.49億元,下降1.7%;牧業產值8.46億元,增長6.2%;漁業產值1.88億元,增長6.6%;農林牧漁服務業產值1.05億元,增長6.9%

全年糧食作物播種面積55.04萬畝,增長0.3%。糧食總產量18.13萬噸,下降0.8%,其中谷物產量13.90萬噸、薯類產量2.49萬噸、豆類產量1.58萬噸。全年蔬菜產量64.65萬噸,增長4.9%;食用菌產量3.70萬噸,增長7.3%;茶葉產量1.31萬噸,增長11.3%;水果產量21.4萬噸,增長5.5%

全年木材產量134.87萬立方米,下降17.7%;毛竹產量2634萬根,下降3.3%;篙竹產量1217萬根,下降7.3%;小徑竹產量4.96萬噸,增長3.9%;油茶籽產量3.48萬噸,增長7.2%。

全年肉蛋奶總產量3.51萬噸,增長11.3%;生豬出欄33.98萬頭,增長10.8%,豬肉產量2.69萬噸,增長15.3%。

全年水產品產量0.95萬噸,增長5.3%。

全縣農業龍頭企業25家,其中省級4家、市級21家;農民專業合作社412家,家庭農場105家。

三、工業、建筑業

全年實現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270.09億元,其中三大主導產業實現工業總產值224.76億元,占比83.2%。在三大主導產業中:紡織、服裝業實現總產值160.13億元,林產工業實現總產值51.41億元,礦產、礦物制品業實現總產值13.22億元。

全年實現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66.28億元,同比增長9.4%。

全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主要產品產量中:精制食用植物油1926.77噸、飲料酒14154千升、紗34.96萬噸、布8.12億米、印染布1.61億米、無紡布1.08萬噸、服裝122.75萬件、人造板34.66萬立方米、機制紙及紙板13.37萬噸。

年末規模以上工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269.77%,較上年提高21.7個百分點。全縣203家規模以上工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243.84億元,實現利潤0.66億元,實現稅金總額3.44億元。

全縣具有資質等級的總承包和專業承包建筑企業23家,比上年增加2家,全年實現建筑業總產值29.15億元,增長7.5%。全年實現全社會建筑業增加值19.75億元,增長5.2%。房屋建筑施工面積115.4萬平方米,房屋建筑竣工面積5.1萬平方米。

四、固定資產投資

全年完成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192.54億元,同比增長19.4%,第一、二、三產業分別完成投資1.74億元、154.05億元、36.74億元。

全年完成項目投資179.34億元,增長24.1%。其中億元以上投資項目(不含房地產)13個,完成投資25.16億元;5000萬元至億元投資項目158個,完成投資128.97億元。

全年完成房地產開發投資13.19億元,下降20.9%,其中住宅投資10.85億元,下降5.3%。全年商品房屋銷售面積30.45萬平方米,增長0.2%。全年商品房銷售額18.92億元,下降10.1%。

五、內外貿易

全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0.14億元,同比增長9.6%。其中限額以上批零和住餐業零售額14.22億元,增長7.6%;限額以下批零和住餐業零售額25.92億元,增長10.7%。

全縣42家限額以上貿易法人企業,其中批發業13家、零售業27家、住宿餐飲業2家;限額以上貿易個體戶19家,其中住宿餐飲業13家、零售業6家。

全年新批外資企業1家,全縣驗資口徑實際到資1537萬美元,增長11.8%。全縣進出口經營權備案企業121家,有進出口實績企業39家,全年實現出口總值17675萬美元,增長11.0%

全縣電商企業121家,電商從業人員1861人,全年實現電子商務交易額6.41億元。

六、財政、金融

全年公共財政總收入10.09億元,下降4.8%。其中上劃中央收入2.75億元,下降16.0%;地方級公共財政收入7.34億元,增長0.3%。在地方級公共財政收入中,稅收收入4.50億元,下降16.9%;非稅收入2.83億元,增長40.9%

全年公共財政支出21.85億元,增長18.1%。其中一般公共服務支出1.96億元,增長26.0%;教育支出5.93億元,增長11.8%;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2.30億元,增長47.5%;醫療衛生與計劃生育支出2.32億元,增長46.0%。

全年基金預算收入3.89億元,下降53.7%;基金預算支出3.89億元,下降58.4%。

年末全縣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存款余額114.44億元,比年初增加16.10億元,增長16.4%。其中人民幣住戶存款余額77.37億元,比年初增加8.58億元,增長12.5%;非金融企業存款余額22.51億元,比年初增加3.60億元,增長18.9%。

年末全縣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貸款余額109.02億元,比年初增加10.38億元,增長10.5%。其中人民幣住戶貸款余額60.28億元,比年初增加1.51億元,增長2.6%;非金融企業及機關團體貸款余額48.41億元,比年初增加8.57億元,增長21.5%

七、交通、郵電、旅游

全年實現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增加值12.16億元,同比增長10.8%

全縣共有客運車輛109輛,計2647座位;貨運車輛1516輛,總噸位14385.55噸;公交線路6條,公交車輛68輛,公交停靠站點153個,出租汽車68輛。據交通運輸業經濟統計專項調查,全年完成客運量125.55萬人次、客運周轉量11348.63萬人公里,貨運量781.81萬噸、貨運周轉量85296.84萬噸公里。

全縣公路總里程2397.1公里,位居全省縣級第一,其中農村公路占總里程的90.7%。

全年郵政業務收入3184萬元,下降2.3%;電信業務收入6521萬元,下降0.1%;移動業務收入12571萬元,下降4.3%;聯通業務收入2858萬元,下降4.4%。

全縣共接待旅游總人數72.89萬人次,增長22.4%;實現旅游收入4.41億元,增長22.1%。南溪書院、開山書院、博物館、朱熹塑像廣場、河濱景觀工程建成并投入使用。

八、教育、科技

全縣公辦幼兒園22個、民辦幼兒園28個,在園幼兒11750人;完小40所、教學點33個,小學在校生20820人;初中12所,初中在校生10296人;完中6所,高中在校生7438人;職業中專1所,在校生2363人;特教學校1所,在校生84人;校外活動中心1所。

全縣在編幼兒教師207人,小學教師1799人,中學教師2121人,職業中專學校183人,特校教師18人,進修學校教師41人。

2015學年,學前三年適齡幼兒入園率為97.3%,小學學齡人口入學率100%,初中入學率100%,鞏固率達99.7%,三類殘疾兒童入學率98.5%,高中階段入學率96.9%。本一上線人數為494人,上線率達22.1%;本二以上上線人數為1540人,上線率達75.5%。廖秀芳同學高考總分647分,名列全市文科第一名,全省第24名,被北京大學錄取。

全年上報各類科技項目15項,其中國家星火項目4項、省創新資金項目4項、省區域重大專項2項、省星火計劃項目2項、省創新型企業創新成果后補助項目1項、省社發引導類項目1項、市級科技計劃項目1項,篩選本級重點科技發展資金項目15項。

全年專利申請量341件,增長6.9%,其中發明23件、實用新型206件。獲得國家授權專利343件,增長68.1%,其中發明5件、實用新型192件。有效發明專利24件,增長26.3%

九、文化、體育、衛生

全年舉辦“山里人的歌”尤溪縣山歌演唱會、“文化惠民·圓夢尤溪”群眾廣場文化系列活動、“志愿者之歌”歌唱比賽、風華國樂新年音樂會、“童心飛揚 幸福成長”少兒舞蹈專場文藝演出等活動。參與錄制2015年央視農民春晚,組織編導尤溪羊年春節聯歡晚會、紫陽公園新春樂系列活動、元宵節廣場舞大展演、“朱子禮樂 儒風雅韻”大型歌舞情景劇等。我縣4名選手在三明市青年歌手賽暨福建省“金鐘花獎”聲樂比賽中榮獲一金兩銀一銅的好成績。

全年開展縣級大型全民健身活動98次,參與健身活動人數4.25萬人次。全年舉辦或承辦縣級以上體育比賽98次,其中承辦國家級比賽1次、省級比賽1次。全年我縣運動員參加國際、國家、省、市各級的體育賽事有籃球、足球、跆拳道、羽毛球、田徑、射擊、圍棋等項目,共獲得金牌14枚,銀牌11枚,銅牌6枚。

年未全縣共有各類醫療衛生機構371個,其中公立醫院 2個,衛生院15個,衛生所()、診所、醫務室351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3個。共有衛生技術人員2161名,其中執業醫師和執業助理醫師550名,注冊護士651名。共有鄉村醫生572名,其中執業醫師和執業助理醫師46名。共有醫療機構床位1402張,其中公立醫院925張、民營醫院57張、衛生院420張。

全年公立醫療機構總診療113.37萬人次,其中縣級醫院60.21萬人次,基層醫療衛生機構53.16萬人次;公立醫療機構總入院5.75萬人次,其中縣級醫院3.91萬人次,基層醫療衛生機構1.84萬人次??h級醫院病床使用率為93.99%,鄉鎮衛生院為62.37%;縣級醫院出院者平均住院日為7.88天,鄉鎮衛生院4.63天。

十、人口、人民生活

全縣年末戶籍人口440503人,其中男性人口236015人,女性人口204488人,分別占總人口的53.6%46.4%。全年出生人口8059人,出生率18.30‰;死亡人口2403人,死亡率5.46‰;自然增長率12.84‰。按人口年齡段分:18歲以下80213人,占總人口的18.2%1860296099人,占總人口的67.2%60歲以上64191人,占總人口的14.6%

年末常住人口35.5萬人,城鎮化率41.8%,比上年提高1.3個百分點。按城鎮化率計算,其中城鎮人口14.8萬人,農村人口20.7萬人。

全縣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132元,增長10.2%。其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498元,增長10.1%;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213元,增長10.3%。全體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為13308元,增長10.3%。其中城鎮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為19054元,增長10.4%;農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為9930元,增長10.2%

十一、社會保障、社會福利

全縣城鄉居民參加養老保險224778人,征收基金2187萬元;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21037人,征收基金8817萬元;參加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9747人,征收基金18144萬;參加工傷保險31141人,征收基金865萬元;參加生育保險28234人,征收基金532萬元;參加失業保險23146人,征收基金940萬元。

全年共有40027896人獲得城鄉最低生活保障救助,發放低保金2155萬元;醫療救助2.42萬人次,發放醫療救助款347萬元;救助困難家庭427戶,發放救助款71萬元;救助受災群眾549戶,下撥救災資金69萬元;救助5069位重度殘疾人,發放救助款307萬元;接待救助流浪乞討人員225人次、支出17.5萬元。

全縣40個福利彩票投注站和1個中福在線銷售廳,全年銷售福利彩票2475萬元。

十二、環境、安全生產

城區大氣環境質量達Ⅱ級標準,城區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100%,地表水達到Ⅲ類水質,區域環境噪聲在56分貝以下,交通干線噪聲在67分貝以下,全縣各項環境質量指標均符合功能區劃要求。全縣12個鄉鎮達到國家級生態鄉鎮標準,214個行政村達到市級以上生態村標準。

全年發生各類生產安全事故共15起、死亡7人、受傷8人、直接經濟損失227.79萬元,與去年同比起數下降11.8%、死亡人數上升16.7%、受傷人數持平、直接經濟損失上升160.5%。億元GDP死亡人數0.04人,10萬人生產安全事故死亡率1.97。

注:(1)本公報所列各項數據均為年度初步統計數據。

(2)地區生產總值、各產業增加值、農林牧漁業總產值、工業總產值絕對數按現價計算,增長速度按可比價格計算。

(3)部分數據因四舍五入或計量單位的原因,存在著與分項合計不等的情況未作機械調整。

掃一掃在手機上查看當前頁面

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