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業文明

日期:2017-11-11 15:54 來源:尤溪縣政府
| | | |

【礦冶】尤溪冶煉歷史悠久,明代就已經開采銀礦煉銀,開采石灰石礦燒制石灰及瓷土。清代,有開鐵礦煉鐵。從古墓葬的石灰、鐵器等出土物中可知宋前就有冶煉技術存在。

【陶瓷】尤溪縣制陶工藝源遠流長,早在新石器時代末期和商周時期就有制陶工藝出現。主要器形有缸、甄、盆、罐、釜、豆、簋、碗、甕、鼎等。裝飾紋飾有席紋、方格紋、菱回紋、繩紋、刻劃紋、弦紋、藍紋、曲折紋、云雷紋、附加堆紋、帶黑底紋、素面紋、凹點紋、條紋、柵籬紋、編織紋等。比較有特色的是裝茶葉的醬釉罐,我們尤溪的茶文化歷史悠久,至今還有明代的茶葉末。

【制茶】尤溪飲茶之風源于晚唐五代,據史記記載,有四大茗茶:明山圣王茶、華口水仙茶、音頭山仙茶、湯川普濟茶。二十三都西華人嚴自泰曾四任戶部河南清吏司員外郎、后升戶部郎中,就曾攜帶此茶進貢朝庭。尤溪罐裝茶習俗始于元明,流行明清,至今仍在使用。制茶流程:萎凋->揉捻->發酵->干燥->入罐->懸于廚房梁上。

【民間榨油】尤溪盛產茶籽,民間壓榨茶籽油歷史悠久。榨油的機械主要是一根榨木,另有一根撞木,用以撞擊榨油。榨油時,將茶籽曬干碾碎后蒸熟,取出用稻草包裹成一塊塊的茶餅,餅外圈鐵箍。包裹時趁熱疾速裹好,出油才多?,F在,這種土法榨油工藝逐漸被現代的氣壓榨油工藝所取代。

【民間釀酒】尤溪在唐代就有采用民間傳統工藝釀酒的作坊。宋代以來,釀造業逐步發展。民國時期,私營釀造已有相當規模。而農家自釀糯米紅酒更為普遍,幾乎家家戶戶都可自釀。傳統釀酒主要是釀制以糯米為原料的紅酒,尤溪人因其酒色呈暗紅色稱之為紅酒。

【民間剪紙】尤溪民間剪紙大體上有兩種類型,一種是窗花,一種是祭品、禮品的飾花。窗花的圖案十分豐富,有十二生肖、有龍鳳呈祥、有鴛鴦比翼、有鵲報喜訊、有麒麟呈祥、有梅花迎春、有寶貴有余、有多子多福、有祥花瑞草、有如意雙喜等等。祭品、禮品的飾花多為二方連的簡易圖案,有插在雞喙的、有蒙在雞背的(梅仙地區俗稱為雞角襖,即公雞襖)、有圍在雞腳的、有壓在粿塊面條等祭品上的。

掃一掃在手機上查看當前頁面

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