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索 引 號: SM11101-0100-2024-00013
- 備注/文號: 尤政辦〔2024〕21號
- 發布機構: 尤溪縣人民政府辦公室
- 公文生成日期: 2024-08-05
各鄉鎮人民政府,縣直、省市屬各有關單位:
《尤溪縣建設健康縣實施方案》已經縣政府研究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
尤溪縣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4年8月5日
?。ù思鲃庸_)
尤溪縣建設健康縣實施方案
建設健康縣是落實健康中國戰略的重要舉措,是將健康放在優先發展位置的具體實踐,是健康領域的社會治理行動。健康縣建設以健康促進理論為指導,旨在發揮黨委和政府的主導作用,充分調動政府部門、社會及個人承擔各自的健康責任,改善各類健康影響因素,提高人群健康水平,最終實現健康與經濟社會的協調可持續發展。根據《福建省衛生健康委員會關于做好2024年健康素養促進和居民健康素養監測項目的通知》(閩衛宣傳函〔2024〕560號)精神,為組織實施和全面推進健康縣建設工作,結合我縣實際,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根據《“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健康縣評估細則(試行)》,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大衛生、大健康”理念,廣泛動員社會力量,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大力推行全民健康促進行動,傳播健康理念,倡導健康文明生活方式,引導居民養成良好的衛生行為習慣,增強居民的健康意識和自我保健能力,全面提升居民健康素養水平。將健康中國建設、鄉村振興和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等國家戰略統籌推進,促進“以治病為中心”向“以健康為中心”轉變,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推進健康尤溪建設。
二、建設目標
把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堅持“黨委領導、政府主導、部門協作、社會參與、全民共建共享”,倡導健康優先、健康教育先行理念,提高居民健康素養和健康水平。
?。ㄒ唬嵤皩⒔】等谌胨姓摺辈呗?,縣政府制定有利于居民健康的公共政策,相關部門聯合開展健康行動。
(二)推進健康鄉鎮和健康社區、村、機關、企業、學校、醫院、家庭等健康細胞建設,積極創新,爭樹典型。
(三)動員媒體和社會廣泛參與,居民健康素養水平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ㄋ模﹦撔麦w制機制,總結可推廣、可復制的健康縣建設典型經驗和健康促進特色亮點,探索切合我縣的健康縣工作長效機制。
三、時間進度
健康縣建設工作從2024年1月至2025年12月,分四個階段實施。
第一階段:準備階段(2024年1月—2024年4月)。組織相關人員討論工作方案,認真研究健康縣評估細則,學習先進地區的建設工作經驗。
第二階段:啟動實施(2024年5月—2024年7月)。成立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及辦公室,制定健康縣建設有關工作方案,召開全縣建設健康縣啟動大會,安排部署建設工作。
第三階段:全面開展(2024年8月—2025年10月)。各鄉鎮、縣直部門和相關單位按照《尤溪縣建設健康縣實施方案》的要求,認真開展建設工作,制定本部門建設工作方案,細化分解目標任務、落實責任。縣健康縣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以下簡稱“縣建設辦”)定期組織監督指導,確保健康縣建設工作有序推進。
第四階段:驗收評估(2025年11月—2025年12月)。按照尤溪縣建設健康縣工作任務分解表(附件2)各項指標要求,縣建設辦組織對各鄉鎮、各部門建設工作進行綜合評估,形成創建工作報告,接受考核評估,總結并宣傳推廣有效經驗。
四、建設內容
(一)建立工作機制
1.制定工作方案。把健康縣建設納入政府及各單位重點工作,制定健康縣建設實施方案。
2.建立協調機制。建立縣政府主要領導牽頭、分管領導具體抓,衛健、教育、發改、財政、公安、民政、人社、生態環境、交通、農業農村、文旅等多部門參與的健康縣建設工作領導協調機制,明確部門職責和任務,定期召開協調會議,通報工作進展情況及解決存在問題,有效推進健康縣建設工作。
3.建立工作網絡。建立覆蓋各黨政機關、鄉鎮、村(居)、學校和企業等健康促進工作網絡,每個單位要配備健康縣建設工作的專(兼)職人員,定期接受專業培訓。縣衛健局組建健康縣建設工作專班,配備專業人員,配備電腦、多媒體等設備,建立覆蓋我縣所有醫療衛生機構、公共衛生機構的健康促進專業網絡。
(二)完善健康政策
1.落實“將健康融入所有政策”方針。樹立“大衛生、大健康”理念,將健康縣建設納入區域整體發展規劃。在多部門協作、資源統籌、社會動員、健康管理、健康產業等方面取得創新。
2.建立健康影響評估制度。探索建立健康影響評估制度,組建健康影響評價專家庫,對有關政策和重大工程項目開展健康影響評估。
3.制定促進健康公共政策。相關部門、鄉鎮梳理與健康相關的公共政策,補充、修訂或新制定促進健康的公共政策。
4.部門聯合開展健康行動。針對項目確定的重點問題和優先領域,政府或多部門聯合開展針對慢性病防控、傳染病防控、健康生活方式、婦幼健康、老齡健康、環境與健康等重點健康問題的健康行動。
(三)建設健康環境
1.強化城鄉基礎設施建設。城鎮規劃建設布局科學合理,人居環境整潔有序、健康宜居。飲用水達標、不斷提升城鄉污水、垃圾、公廁等環境衛生基礎設施服務功能建設,滿足城市發展和居民健康需求。
2.加強生態環境建設。建立健全環境與健康監測、調查、風險評估制度,重點抓好大氣、土壤、水污染防治,有效處置生產和生活廢棄物,切實解決影響人民群眾健康的突出環境問題。
3.保障食品安全建設。完善食品安全監督體系,強化對食品生產、加工、流通、經營等環節的監管,全面實施食品安全監督信息公示。
(四)構建健康社會
1.完善健康細胞建設。建立健康細胞建設工作機制,全面開展健康鄉鎮和健康社區、健康村、健康機關、健康企業、健康學校、健康促進醫院、健康家庭建設。開展健康鄉鎮(衛生鄉鎮)建設,至少通過3個省級衛生鄉鎮建設評估。轄區內二級及以上醫院(含民營醫院),健康促進醫院建設≥50%且至少提供1個建設典型。健康企業建設至少4家且至少提供1家建設典型。健康社區、健康村、健康機關、健康學校建設≥20%,健康家庭建設≥200戶。健康社區、健康村、健康機關、健康學校至少提供2個典型,每村至少有1個健康家庭典型。
2.完善醫療保障政策。積極宣傳國家基本醫療保險政策,引導居民自愿參加國家基本醫療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參保率≥95%;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政策范圍內住院費用基金支付比例穩定在70%左右。
3.強化社會福利保障。落實老齡化及養老服務工作,兜底養老服務網,擴大普惠型養老服務覆蓋面,保障老年人服務需求。支持有需求的老年人家庭實施適老改造,強化居家社區養老服務能力,完善老年健康支撐體系。加快托育服務網絡建設,建立針對孤兒、事實無人撫養兒童、困難兒童等特殊兒童群體的康復和教育資助制度。完善嬰幼兒照護服務設施,轄區內托位數逐年增長。建立精神衛生醫療機構、社區康復機構及社會組織、家庭相互銜接的精神障礙社區康復服務體系,建立并完善心理危機干預和心理援助服務模式,登記在冊的嚴重精神障礙患者規范管理率≥80%。開展精神障礙社區康復服務覆蓋率不低于50%。確保特殊群體有尊嚴地生活和平等參與社會發展。
4.強化社會安全管理。公共場所、各單位和居民住宅消防設施(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自動滅火系統、消火栓系統、防煙排煙系統以及應急廣播和應急照明、安全疏散等)齊全、完好,消防車通道通暢,在易發生傷害的區域設置安全標志和保護設施,制定災害救助應急預案并定期開展演練。強化治安防控、交通和安全管理,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杜絕重特大安全事件。加強醫療機構秩序安全管理,避免發生社會影響惡劣的傷醫案件和嚴重擾亂正常醫療秩序的案件。
(五)優化健康服務
1.建立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務體系。完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積極發展緊密型縣域醫共體,不斷完善疾病預防控制體系、中醫藥服務體系,合理配置區域內基本醫療衛生資源,促進人人享有均等化的基本醫療衛生服務,區域就診率≥90%且逐年提升。全面推進全民健康網格化服務體系建設,健全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團隊,推進有效簽約、規范簽約。規劃和實施院前急救體系建設,定期開展重點行業人群急救知識與技能培訓,提高公眾急救能力。改善疾病預防控制基礎條件,加強疾控隊伍建設,提高疾控網絡安全和信息水平。加強縣中醫醫院特色??平ㄔO,逐步建立健全適宜技術推廣工作機制;提升基層衛生機構中醫服務能力,并將中醫藥服務納入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內容。
2.建立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機制。建立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和重大疫情聯防聯控機制。明確政府、相關部門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和重大疫情應對中的職責和任務,建立完善協同工作機制。制定重大傳染病防控方案和應急處置預案,開展應急培訓和實戰演練,做好人員設施設備和物資儲備。
3.推進健康素養提升行動。建立健全健康教育工作體系和健康知識傳播體系。將健康促進工作融入精神文明創建,融入愛國衛生創建,融入全民健身活動。在世界衛生日、無煙日、高血壓日等時段內,開展多部門聯合、有媒體深入宣傳的衛生健康主題日活動,普及健康知識,提高群眾參與程度,增強宣傳教育效果。
傳承中醫藥文化,設置中醫藥健康宣教基地。落實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健康教育項目和健康素養促進項目要求。建立區域健康科普專家庫,定期組織專家深入社區、單位、學校等場所開展健康講座和健康咨詢。將健康教育工作納入各級醫療衛生機構績效考核,納入醫務人員日常業務考核以及評先評優、職稱晉升的考核內容。鼓勵和規范醫務人員利用各類媒體開展健康科普,為患者提供全周期健康教育服務工作。
(六)倡導健康文化
1.營造健康社會氛圍。面向公眾廣泛開展文明健康綠色環保生活方式宣傳,營造全民關注健康的社會氛圍。領導干部帶頭踐行文明健康綠色環保生活方式。建立健康科普信息發布制度,加強對各類媒體健康科普信息的監管。充分利用電視、報紙、廣播等傳統媒體和微信、微博、抖音等新媒體平臺,廣泛傳播健康知識與理念,積極宣傳建設工作以及活動成效,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提高社會影響力。
2.落實學校健康教育。各類學校開設體育與健康課,保證健康教育課時,與各學科教學有機融合,做到教學計劃、教學材料、課時、師資“四到位”,保障每學期至少4課時健康教育。依托健康主題健康教育,結合重要活動和時間節點,通過課堂、講座、知識競賽、主題班隊會、電子屏、宣傳欄、健康標識等多種形式、多種渠道向學生教授健康知識和技能,每學期開展學校健康教育活動≥4次。學生體質健康水平提高,近視、肥胖等不良健康狀況明顯改善。
3.強化全民健身運動。加強全民健身宣傳教育,普及科學健身知識和方法,讓體育健身成為群眾生活的重要內容。加大全民健身場地設施供給,推進公共體育設施免費或低收費開放,實現縣鄉村三級公共健身設施和社區15分鐘健身圈全覆蓋。廣泛開展全民健身運動,每年舉辦群眾性體育賽事和活動≥5次。
4.推進無煙場所建設。加大控煙宣傳教育力度,每年開展控煙主題宣傳活動,開展禁煙健康教育,提高公眾對煙草危害健康的認知程度。出臺無煙建設相關文件,推動室內公共場所、工作場所和公共交通工具禁止吸煙。各級黨政機關建設成無煙機關,推進無煙學校、無煙醫院等無煙場所建設。
5.開展社會公益活動。倡導餐館向聚餐顧客提供公勺公筷,在全社會推進光盤行動。鼓勵居民積極參與志愿服務等社會公益活動,鼓勵群眾積極參與無償獻血。
五、組織保障
(一)加強組織領導。成立尤溪縣建設健康縣工作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詳見附件1),負責工作方案與計劃制定、組織實施、協調管理、督導檢查,并列入政府績效考核。領導小組定期召開工作會議,督促落實相關部門的職責,統籌協調解決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困難,保證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
(二)落實經費保障。健康縣建設經費由省級一次性補助50萬元,縣財政配套專項經費,做到??顚S?,規范管理。
(三)狠抓任務落實。各鄉鎮、各部門要根據任務分工(詳見附件2),細化分解工作任務,明確工作標準和完成時限。要扎實推進各項工作,做到一級抓一級,層層有人抓,事事有人管,切實把建設目標層層落實。要及時開展階段性的檢查、自查,查找差距和問題,進一步提升建設水平,力爭發展一項、達標一項、鞏固一項,確保全面完成建設任務。
(四)強化督導評估。要建立健全檢查督導機制,縣委、縣政府督查室和縣建設辦、效能辦等定期組織對全縣建設工作進行經常性督導檢查與考核評估,適時將督導及評估結果進行通報,考核結果納入縣委、縣政府對各鄉鎮、各部門的年度績效考核。對完成任務好、工作成效大的單位給予表彰獎勵,對工作不力,嚴重影響全縣建設工作的責任單位進行通報批評,并嚴肅追究相關責任人的責任。
附件:1.尤溪縣建設健康縣工作領導小組
2.尤溪縣建設健康縣工作任務分解表
3.健康社區/健康村標準
4.健康家庭標準
5.健康促進醫院標準
6.健康學校標準
7.健康機關標準
8.健康企業標準
9.無煙黨政機關建設標準及評分標準
10.無煙醫療衛生機構標準及評分標準
11.無煙學校建設指南及評分標準
掃一掃在手機上查看當前頁面


閩公網安備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