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索 引 號: SM11100-0100-2023-00034
- 備注/文號: 尤政文〔2023〕84號
- 發布機構: 尤溪縣人民政府
- 公文生成日期: 2023-06-01
各鄉鎮人民政府,縣直省市屬各有關單位,各企業:
根據《全國經濟普查條例》有關規定,國務院決定于2023年開展第五次全國經濟普查。為貫徹落實《福建省人民政府關于認真做好第五次全國經濟普查工作的通知》(閩政〔2022〕31號)和《三明市人民政府關于認真做好第五次全國經濟普查工作的通知》(明政〔2023〕2號)要求,現就做好我縣第五次全國經濟普查工作通知如下:
一、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認識做好經濟普查工作的重大意義
?。ㄒ唬┲笇枷?。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縣委縣政府決策部署,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堅持依法普查、科學普查、為民普查,堅持實事求是、改革創新,確保普查數據真實準確,全面客觀反映經濟社會發展狀況。
?。ǘ┢詹槟康摹5谖宕稳珖洕詹槭且豁椫卮髧閲φ{查,將首次統籌開展投入產出調查,全面調查我縣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發展規模、布局和效益,摸清各類單位基本情況,掌握國民經濟行業間經濟聯系,客觀反映推動高質量發展、構建新發展格局、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以及創新驅動發展、區域協調發展、生態文明建設、高水平對外開放、公共服務體系建設等方面的新進展。通過普查,進一步夯實統計基礎,推進統計現代化改革,為全力打造革命老區高質量發展示范區尤溪樣板、奮力譜寫尤溪現代化建設新篇章提供科學準確的統計信息支持。
二、明確普查對象、范圍、內容、時間及進度安排
?。ㄒ唬┢詹閷ο螅涸谖铱h轄區內從事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活動的全部法人單位、產業活動單位和個體經營戶。
?。ǘ┚唧w范圍:采礦業,制造業,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建筑業,批發和零售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住宿和餐飲業,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金融業,房地產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教育,衛生和社會工作,文化、體育和娛樂業,公共管理、社會保障和社會組織等。
?。ㄈ┢詹閮热荩浩詹閷ο蟮幕厩闆r、組織結構、人員工資、生產能力、財務狀況、生產經營、能源生產和消費、研發活動、信息化建設和電子商務交易情況,以及投入結構、產品使用去向和固定資產投資構成情況等。
?。ㄋ模┢詹闀r間及進度:2023年12月31日,普查時期資料為2023年度資料。普查工作分三個階段,2023年為普查準備階段,主要是組建普查機構,開展宣傳動員,制定普查實施方案,完成普查人員選聘與培訓,組織開展普查試點和單位清查等;2024年為普查登記、數據審核處理和普查結果發布階段;2025年為普查資料開發應用和總結表彰階段。
三、強化協調配合,高效統籌做好經濟普查組織實施
各鄉鎮各有關部門要高度重視,進一步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嚴格按照“全國統一領導、部門分工協作、地方分級負責、各方共同參與”的原則,統籌協調,優化方式,突出重點,創新手段,扎實做好經濟普查各項工作。
?。ㄒ唬┘訌娊M織領導??h政府成立尤溪縣第五次全國經濟普查領導小組,負責普查組織與實施中重大問題的研究和決策,組長由縣政府分管領導擔任,成員由各有關部門負責人組成,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縣統計局,具體負責領導小組日常工作(詳見附件)。
?。ǘ┟鞔_部門職責。經濟普查是和平時期的一項重大社會動員,是一項系統性工作,涉及范圍廣、參與部門多、技術要求高、工作難度大,各領導小組成員單位要各盡其責、密切配合、通力協作、共享信息。涉及普查經費方面的事項,由縣財政局負責協調;數據處理能力建設方面的事項,由縣發改局負責協調;普查宣傳動員方面的事項,由縣統計局、縣委宣傳部負責協調;普查表彰方面的事項,由縣統計局、縣人社局負責協調;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名錄方面的事項,由縣市場監管局、縣稅務局負責協調;機關和事業單位名錄方面的事項,由縣委編辦負責協調;社會團體、基金會、民辦非企業單位及基層自治組織名錄方面的事項,由縣民政局負責協調;統一社會信用代碼信息共享方面的事項,由縣市場監管局負責協調;城鄉社區網格化服務管理工作的事項,由縣委政法委協調;工業和信息企業調查方面的事項,由縣工信局負責協調;教育系統單位調查方面的事項,由縣教育局負責協調;建筑企業和房地產企業調查方面的事項,由縣住建局負責協調;貿易企業調查方面的事項,由縣商務局負責協調;涉及小額貸款和融資擔保企業調查方面的事項,由縣金融辦負責協調;文化和旅游、體育行業企業調查方面的事項,由縣文旅局負責協調;司法系統單位調查方面的事項,由縣司法局負責協調;宗教活動場所等調查方面的事項,由縣民宗局負責協調;郵政和快遞企業調查方面的事項,由縣交通運輸局負責協調。其他各有關部門,也要按照各自職能,各負其責,合力做好普查工作。銀行、證券、保險、鐵路等部門和單位及有關方面,要按照普查方案統一要求,負責組織開展本系統的普查工作。掌握普查有關基礎資料的各級部門要及時準確提供部門行政記錄和數據信息。
(三)壓實屬地責任。各鄉鎮人民政府、尤溪經濟開發區管委會經濟普查領導小組應于2023年6月中旬組建完成,經濟普查領導小組組長應由主要領導擔任。村(居)委員會應于2023年6月底前組建經濟普查工作小組,工作小組組長應由村(居)委員會主任擔任,要把經濟普查納入今明兩年工作重要議事日程,負責本轄區經濟普查的宣傳、動員、單位清查和普查登記等工作。要建立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經濟發展和普查責任體系、考核體系,加強督促檢查、跟蹤問效、政策激勵,提高普查工作質效,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ㄋ模┘哟蟊U狭Χ取8鬣l鎮人民政府、尤溪經濟開發區管委會要結合普查工作實際,充分考慮經濟普查單位數量增加、普查難度加大和勞動力價格提高等因素,切實做好普查工作所需辦公場所、經費、人員、設備等保障工作。合理安排好本級負擔的普查經費預算,確保普查經費按時撥付。根據工作需要,縣、鄉、村普查機構可聘用或者從有關單位商調符合條件的普查辦工作人員、普查指導員和普查員,并及時支付聘用人員的勞動報酬,保障商調人員在原單位工資、福利及其他待遇不變,穩定普查工作隊伍,確保普查工作順利進行。
四、嚴肅工作紀律,全面夯實經濟普查數據質量
?。ㄒ唬﹫猿忠婪ㄆ詹椤K衅詹楣ぷ魅藛T和普查對象必須嚴格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實施條例》和《全國經濟普查條例》有關規定,按時、如實填報普查表。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虛報、瞞報、拒報、遲報,不得偽造、篡改普查數據。普查取得的單位和個人資料,嚴格限定用于普查目的,不作為任何單位對普查對象實施獎懲的依據。各級普查機構及其工作人員,對在普查中所知悉的國家秘密和普查對象的商業秘密、個人信息,必須嚴格履行保密義務;未經批準,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對外發布普查數據。對在普查工作中的違紀違法等行為,依紀依法予以處理并加大通報曝光力度。
?。ǘ娀|量管理。始終堅守數據質量第一原則,嚴格執行普查方案,規范普查工作流程,強化事前事中事后數據質量檢查核查,切實防范和懲治統計造假、弄虛作假,確保普查數據真實準確、完整可信。各級普查機構要建立健全普查數據質量控制體系和崗位責任制,完善普查數據質量追溯和問責機制,堅決杜絕各種人為干預普查數據的行為。各級各部門要推進普查對象統計基礎規范化建設,督促普查對象健全完善統計臺賬,收集整理統計原始憑證,確保統必有據、數出有源;采用有效技術手段和管理措施,確保普查數據采集、傳輸、存儲和使用的安全。
?。ㄈ﹦撔缕詹榉绞健V泛應用部門行政記錄,推進電子證照信息等在普查中的應用,采取網上填報與手持電子終端現場采集數據相結合的方式開展普查,通過信息化手段提高普查數據處理效能。組織開展線上線下業務培訓,支持普查對象通過網絡自主報送普查數據,科學、規范、高效推進普查工作。
?。ㄋ模娀麄饕龑А0凑掌詹楣ぷ鞯目傮w部署,認真做好普查宣傳的策劃和組織工作。充分發揮各類新聞媒體及有關部門服務平臺等宣傳渠道作用,廣泛宣傳經濟普查的重要意義、內容和要求,引導廣大普查對象依法配合普查、全社會積極參與普查,為第五次全國經濟普查順利實施營造良好社會氛圍。
附件:尤溪縣第五次全國經濟普查領導小組成員名單
尤溪縣人民政府
2023年6月1日
?。ù思鲃庸_)
附件
尤溪縣第五次全國經濟普查領導小組成員名單
組 長:林永田 縣委常委、縣政府副縣長
副組長:黃登渭 縣統計局
陳固亮 縣發改局
羅少棠 縣工信局
陳 玲 縣財政局
陳 明 縣住建局
陳振煌 縣交通運輸局
邱芳輝 縣商務局
魏成川 縣委宣傳部
余世輝 縣政府辦
成 員:張玉萍 縣委政法委
盧 荻 縣委編辦
于耀萬 縣委軍民融合辦
池善珍 縣發改局
林奕山 縣教育局
盧麗華 縣工信局
李秋蓮 縣民政局
葉云飛 縣民宗局
蔡光韜 縣司法局
潘賢志 縣財政局
王德權 縣人社局
黃麗娜 縣自然資源局
許 杰 縣住建局
黃麗萍 縣交通運輸局
肖開炳 縣水利局
詹生威 縣農業農村局
胡永慶 縣商務局
陳家清 縣文旅局
池哲儒 縣衛健局
鄭登禹 縣市場監管局
蔡尊勇 縣統計局
郭維儀 縣金融辦
林昭讓 尤溪生態環境局
蔡忠厚 縣稅務局
梁士為 國家統計局尤溪調查隊
張河強 縣人行
肖方凡 銀保監組
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設在縣統計局,承擔領導小組的日常工作,研究提出需領導小組決策的建議方案,督促落實領導小組議定事項,加強與各鄉鎮各部門的溝通協調,承辦領導小組交辦的其他事項。辦公室主任由縣統計局蔡尊勇同志兼任。
領導小組成員因工作變動需要調整的,由所在單位向領導小組辦公室報備,不再另行發文。領導小組不作為縣政府議事協調機構,任務完成后自動撤銷。
掃一掃在手機上查看當前頁面


閩公網安備號: